...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
CIETAC Shanghai Sub-Commission

116日,由商务部主办、贸仲委和贸仲委上海分会承办的《联合国关于调解达成的和解协议公约》与对外开放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该论坛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之一。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罗东川、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秘书长安娜·乔宾·布莱特等应邀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


李成钢部长助理在致辞中表示,《联合国关于调解达成的和解协议公约》(以下简称“《和解协议公约》”)在解决当事人争议、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当事人合作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他希望与会专家建言献策,共同探讨中国加入《和解协议公约》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


罗东川副院长在致辞中认为,《和解协议公约》对推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多元化、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具有积极意义。他简要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在妥善解决国际商事争议中的积极举措,以及国际商事法庭成立的背景和所具有的特点。他强调,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司法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高法院将努力构建公正、高效、便利、快捷的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安娜秘书长介绍,今年6月,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第51届会议通过了《和解协议公约》草案,并将提交第73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该公约旨在解决国际商事调解达成的和解协议的跨境执行问题,为国际商事争议多元化解决提供了新路径。公约将在提升缔约国营商环境、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贸仲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在WTO争端解决机构上诉机构前主席和大法官张月姣主持环节中,就相关议题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他的认识和看法。王承杰秘书长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和解协议公约》在解决国际商事争端中的积极作用,并强调公约的制定是顺应调解实践发展的需要,将有力促进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体系的完善。同时,他还指出,《和解协议公约》面临着来自签署国家规模、各国具体实践和不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挑战。调解在中国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贸仲委结合自身商事争端解决的丰富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做法,被国际仲裁界誉为“东方经验”。他表示,贸仲委将继续推广、积极参与《和解协议公约》的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范愉、美国JAMS国际运营部负责人Ranse William Howell围绕《和解协议公约》对营商环境的影响、在实施中面临的潜在挑战、公约对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的影响、以及《和解协议公约》与国内法衔接等业界高度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联合国贸法会第二工作组主席Natalie Y. Morris-Sharma的主持下,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巍,国际仲裁员Kim Rooney、伊莱克斯(中国)电器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侯菁围绕商事调解的历史演进,《和解协议公约》的内容,公约的意义和发展进行了讨论。


             


本次论坛是《和解协议公约》在国内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一次深入研讨,参加此次论坛的还有来自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等部门的代表,来自国内外重要商事争议调解机构、知名律师事务所等实务界代表,以及企业代表、有关学者等近200名嘉宾。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快速链接' }}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