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
CIETAC Shanghai Sub-Commission
 

2019年8月9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上海分会与上海市法学会银行法律实务研究中心、上海市商业保理同业公会联合主办,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等协办的“2018-2019保理(供应链金融)最新法律发展和中国法院最新判例”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贸仲上海分会秘书长焦亚尼女士在会议上致辞并作了专题报告。

    焦亚尼女士在致辞中指出,2018年,我国保理业务总量超过人民币3.2万亿,约占全球保理业务总量的15%。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强烈需求和保理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地位的日益显现,预示着保理在中国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保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效专业的纠纷解决机制。贸仲历来重视发挥仲裁专业性在各种金融创新交易中的定纷止争和规范引导作用,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专门的《金融争议仲裁规则》,为包括保理纠纷在内的各类金融纠纷解决量身定做了时间要求更快捷、费用更经济的仲裁机制。保理纠纷既涉及保理与传统金融业务冲突协调、也涉及传统民商法原理在保理中的运用,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广泛听取业内专家意见,共同探讨保理纠纷的专业解决之道。 

在会议专题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圣平先生围绕民法典草案起草的最新动态,介绍了保理合同专章的内容及立法考量,并就保理合同的定义、保理法律关系中应收账款的概念、合同编对债权转让的一般规定与保理合同专章中的特别规定、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多数保理竞存等问题逐一进行了阐释。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政策法规组组长赵永军先生通过数据展示了当前不断增加的保理行业风险,说明了保理公司在司法审判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保理行业的实际情况发表了其对民法典保理合同专章的修改建议。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政策法规组组长赵永军先生通过数据展示了当前不断增加的保理行业风险,说明了保理公司在司法审判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保理行业的实际情况发表了其对民法典保理合同专章的修改建议。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朱晓先生、FCI国际保理商联合会东北亚区总监林晖先生、北京仲裁委员会张皓亮先生、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金赛波先生也分别围绕大陆法系关于应收帐款转让规则、国际保理行业规则最新发展、保理案件中疑难问题和保理违规处罚案例回顾等作了专题报告。

在随后的实例研讨环节中,金赛波律师、赵永军先生和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律师曾祥威先生、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海波先生、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林思明先生、上海爱建集团合规与风险管理总部总经理张凤翔先生和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王申先生等分别就近期法院判决中与保理相关的合同诈骗、骗取贷款、贷款诈骗、虚开增值税发票等13刑事犯罪案件和保理民事案件涉及的管辖权、债权转让通知、保理预付款的性质、利息计算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大家还就保理业务中的尽职调查、票据纠纷、“云信”模式融资、民刑交叉问题及其在司法和仲裁中的处理等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深入交换了各自意见。

研讨会紧密结合理论和保理业务实际,信息丰富、讲解生动,吸引了来自保理业、律师界、高校等方面的近百位专业人士全程热情参与,取得了圆满成功。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快速链接' }}
快速链接